向於從各州從來的奏疏,這一個個的文字,如何能讓人感同身受呢。
宰相在三省之中,可謂是日理萬機,房玄齡也不可能有其他的閒暇,專程跑去了解那城中擁堵的事。
房玄齡便道:「臣萬死,抽空,臣一定去看看。」
李世民點頭,沒有苛責的意思,而後道:「至於修建城中鐵路的事,就讓陳家幫忙吧,先拿一個章程,怎麼修,要付出多少代價,花費多少錢,如何做到……疏通人口,如此種種,都要有一個謀劃。太子關於夜間運輸貨物的提議很好,朝廷可以鼓勵這樣做,若是夜間運貨入城,可以減免一些稅賦,你們看如何呢?」
陳正泰道:「太子殿下的倡議,令人欽佩。」
李承乾自然是得意起來。
房玄齡等人只是唯唯諾諾。
李世民道:「除此之外,這侯君集叛亂,他的家人,都經法司審問吧,倘若不知情的,可以減免一些罪責,若是知情不報者,則要嚴懲不貸。朕這一次,出關走了一遭,可謂是大開眼界。陳正泰……這重騎的厲害,朕算是見識到了,我大唐若有十萬重騎,這天下何愁不臣服呢?」
「兒臣也在想這個問題。」陳正泰道:「此戰的戰果,實在太大了。想來,已是天下震動,若是能因此,而滅高句麗,陛下便可完成大隋所沒有完成的功業。」
李世民頷首:「正是此理……朕在想……無論如何,也要讓天策軍擴充一些,再招募百工子弟如何?」
「這再好不過了。」陳正泰道:「只要陛下下旨,一定有無數百工子弟,踴躍參加。」
現在的天策軍,名聲可是響的很。
這一戰,戰果豐碩,算是徹底的成名了。
李世民隨即道:「此事,交你來辦吧,是了,你不是一直都在說高句麗嗎?朕記得,朕和你商議過了,這高句麗……桀驁不馴,朕想教訓他們久矣,所以……朕給你半年的時間,半年之內,若是你沒有解決高句麗的方法,朕便在來年開春,親征高句麗。」
陳正泰忙點頭:「半年的時間……可能有些緊湊,不過明年開春,兒臣一定會用最有效的方法,一舉解決高句麗的問題,只是……陛下,若是兒臣當真可以解決高句麗,兒臣……」
李世民哈哈大笑:「這高句麗乃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若是能解決,大唐四海之內,便幾無敵手了,這樣的大功,朕便是封你為親王,又如何呢?」
陳正泰磨刀霍霍的樣子:「那麼陛下就等着瞧吧。」
高句麗延續了數百年,到了隋唐的時候,實力越來越膨脹,說是心腹大患一丁點也不為過,畢竟……大唐周遭,其實並沒有真正可以匹敵的強敵,唯獨是高句麗,那可是連降服了突厥,卻都無法解決的頑疾,可以說,隋朝的滅亡,高句麗的貢獻至少佔了一半。
而李世民只有拿下高句麗,方才可以稱的上是遠邁大隋,當初李世民父子,可是真正吃過高句麗的苦頭的,隋煬帝征高句麗的時候,命李淵坐鎮懷遠,督運糧草,李世民的許多親戚,都隨大軍出征,不少人都戰死在高句麗的征途之中,這關隴世族的子弟,哪一個不是和高句麗人有血海深仇。
倘若當真能拿下高句麗,這震動天下都算是輕的,至少……大唐在周遭,已經沒有任何的敵手。
而陳正泰現在乃是郡王,一旦敕封為親王,便算是得到了最高的封爵了,天下除了皇帝,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陳正泰倒是心裏火熱,親王還是很值錢的,而且李世民確實也沒有殺功臣的習慣,何況這個功臣還是自己的女婿呢。
大丈夫在世,親王都不敢做,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
這話雖然有些凡爾賽,不過某種意義而言,卻也說明,陳正泰還是有一些野心的。
房玄齡等人在旁聽的震驚,要征高句麗了?
這些人,他們或者他們是他們的父祖,當初在隋朝的時候,都有遠征高句麗的經歷,這高句麗給與了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