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綽現在並沒有官身,劉彥派來了百名軍士卻沒有派出官員,以華夏的傳統而言算不上是多麼禮遇王羲之,不過現在是請勢必人強的現實,着實是容不得有人多矯情。
會稽是西漢時期納入漢室版圖,長期以來是吳越之地,並沒有經過太良好的開發,王氏要出山陰走的是水路。
江南水網密佈,會稽是一個多山地的區域,有太多的山又因為道路不發達,要是泛舟行水道真的比走陸路要來得方便。
王劭選出了二十來名王氏俊傑,除了最有名的王羲之之外,當前王氏二代但凡是有些才能皆是入選,三代則是行冠禮的那些人,沒有行冠禮代表未成年,按現在的說法就是童子,也就沒有被帶上。
山陰是在揚州的東南部,屬於靠海的位置,他們是泛舟到西陵,而西陵其實就是揚州東南部一處靠海的城鎮。
東晉小朝廷沒有滅亡之前,漢軍是有從大海不斷登陸揚州東部和東南部,西陵是在東晉小朝廷滅亡之後建立起了海港,一行人來到這裏是要乘船走海路,由東海直入長江出海口。
便利的水網並不是每條都能航行船隻,但是泛舟絕對沒有什麼問題,王氏的二十來人,再加上孫綽和百名漢軍的軍士,合起來就是一百二十多人,用的舟數量也就達到了十七條。
十七條行舟一塊航行並不足以惹人注目,但是隊伍裏面有上百名軍士就不得不讓人注意了。
「那些人……」諸良是南方一個小家族的旁支,來會稽山附近是收藥材:「是王氏的人?」
南方的文風很興盛,出現身穿士子儒袍的人並不奇怪。東晉小朝廷滅亡只是這幾年的事情,長期養成的社會規格以及習慣不是一時半會能夠消失,當初九品中正制的禁忌當然也還保存下來。
諸良會一眼就認為是王氏的人,與九品中正制裏面規定什麼樣的人該穿什麼衣服有關。他之所以驚訝,是看到漢軍的軍士竟然與王氏的家族成員同行。
有好事者就瞎亂猜:「該不會是什麼事情發了,被從山陰押送出來吧?」
「呵呵!」諸良不跟沒見識的人說話,是自言自語:「護送能夠看成押送,真是瞎了狗眼。」
會稽多山嘛,很少有平地能夠種田,可活着總是要吃糧食,那就竭盡所能地在能夠開墾的地方整理出田畝。現在是春耕之後的沒有多久,山腰以及曠野有着眾多的農夫正在照料田地,主要是拔除雜草之類。
因為山地足夠多,很多地方並沒有住人,大自然總是能夠有眾多的回饋,趁着春暖花開進山採藥的隊伍也不少,就給了原本荒無人煙的山林多了一些人跡。
泛舟的隊伍是順流而行,操舟的船夫都是拿着竹子長杆,時不時會劃一下或是撐一下,主要是為了控制行舟的方向。
「好山,好水,好風光。」孫綽本是要醞釀一下詩詞,見王羲之呆呆地看着清澈的流水,以為王羲之心情苦悶,就笑着說:「逸少,可以此山此水,賦詩一首?」
王羲之沒有抬頭,寡淡地說:「大王可好詩賦?」
「……」孫綽一個愣神,卻不得不謹慎地回憶,後面苦笑:「大王重征戰,不重詩賦之華美。」
「大王重征戰,乃有胡虜退避,漢家江山重立。」王羲之絕對不是在拍馬屁,他抬頭看着孫綽苦笑說道:「詩賦之華美,不足以保家與衛國,無可抵擋利刃加身。」
「逸少不可如此。」孫綽真的怕王羲之心有怨懟,怕在謁見漢王的時候出么蛾子,緊張地勸說:「此番漢王召見,逸少當知輕重。」
「羲之並無怨恨。」王羲之很平靜地說:「只是回想,江南文風之重,重中原無數。吟詩作賦者無數,卻是走入了誤區。」
孫綽呆住了,他也有過相似的反省,想過就是再能吟詩作賦又能怎麼樣,他們不就是文不能定國和武不能安邦,才成為失敗者的那一方嗎?
「聽聞中原科教不興,民間多有一言不合廝鬥之輩,目不識丁者遍佈?」王羲之像是在做總結:「大漢驅除韃虜復我華夏,中原陸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