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折騰了這麼久,不就是想看看民心麼?
不管是哪朝哪代,民心都是決定一切的先決條件。
他既然想打吐谷渾的主意,單單是穩固民心還不夠。
遠遠不夠,穩固民心只能保證大明內部的穩定,但還支撐不起一場大戰。
一場大戰打的是什麼?
打的可不單單是將士,還有國力,還有民夫,還有老百姓的態度!
這些都是一場大戰必不可少的。
很諷刺的是,如果老百姓安居樂業久了,他們是不願意打仗的。
這一點參考南宋即可。
當年的皇帝和秦檜為什麼能用莫須有的罪名殺了岳飛,其實他們的底氣就是民心。
絕大多數人不願意北伐才是岳飛無以為繼的原因。(劇情需要,一家之言。)
林升有首詩是這麼說的: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從這首詩詞裏我們就能看出來,有很多人都在粉飾太平。
北伐成功又如何?於他們而言可有利?
沒有的,從現實的角度來說,縱使北伐成功了,他們的好處也不多,相反,朝廷還會抽調南方的人力物力去重建早已被金兵糟踐得不像樣的北方。
甚至藉此加賦也不是不可能。
你可以說他們自私,甚至可以說他們不愛國,但老百姓想要的生活永遠都是如此。
這一點,無從改變。
而且,他們要得多麼?
他們就想要一個安居樂業,養家餬口,真的要得多麼?
不多,一點兒都不多,可以說,這是一個人活在這世上最基本的訴求,怎麼能用多來形容?
如果這都不能保證,那人活着的意義又是什麼?
難不成活在這世上就為了來受苦的不成。
這不現實。
開疆拓土跟他們有什麼關係?他們想要的只是安居樂業!
日食三餐可果腹,夜眠三尺能安身。
半生不流離,一世無饑荒,這就是他們做夢都想要的神仙日子。
所以,李承乾很清楚,真要對吐谷渾有動作的話,他最大的阻力不在外而在內。
大明的老百姓盼星星盼月亮才盼到了今天的好日子,豈會願意再次回到當初惶惶不安的那段歲月之中?
人都是自私的,他們如今已經過上了他們認為的好日子,那麼他們要做的就是將這所謂的好日子捍衛下去,僅此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當他們得知李承乾受傷,一個個群情激奮的原因,因為他們知道啊,能給他們這種好日子的人是李承乾。
所以他們憤怒,捍衛李承乾就是捍衛他們的好日子。
誰敢破壞現如今的一切,那誰就是他們的敵人。
哪怕是李承乾都不行!
至於吐谷渾,和他們有什麼關係?
大明王廷如今讓他們日有所食,夜有所歸,他們就認為自己是大明的子民。
吐谷渾?
那是過去式,而且還是極度不堪的過去式!
現在打下吐谷渾,對他們有好處嗎?
沒有的,他們現在的處境其實和南宋的老百姓沒啥區別!
真的,沒啥區別!
他們甚至還擔心李承乾打下了吐谷渾,到時候更多的人會依附在李承乾的身上吸血。
這就像一碗米,一個人吃勉強能吃飽,兩個人吃能吃個半飽,但三個人四個人呢?
而李承乾就是那碗米
前文都說了,人是自私的,心懷天下的人有,真的有!大公無私的人也有,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出過多少大公無私的人?
真要數的話,數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