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駕在城中休息了一夜,但是曾國藩卻整宿不曾安眠,在楊村所見,已經讓他將兵制一事更加的重視起來,綠林綠總數常在六十餘萬之間,這樣多的人,卻是全然無用之兵,一旦國家有警,不要說枕戈待旦,就是保境安民,對這些人來說,也是過奢之望
他認真的想了想,把折稿鋪陳開來,讓聽差為自己多多的研了一海的墨,在燈下奮筆疾書,一開始還為人心存顧忌略覺筆下晦澀,隨着越加論述,反倒越感覺處處逢源,一發而不可收了。
奏摺的內容則不出自己多年來所見所聞之史實,在一開篇,他先就明清兩代的『軍』『兵』之制大發闡論。
「綠林之兵,為我朝世祖章皇帝英明神武,高屋建瓴,統協八方,……所有望風而投者,收編之後,以旗色區分標示,因用綠旗,故而得名。綠林充盈之兵,皆為漢人;統率之弁員,則為滿員。我世祖章皇帝聖心仁厚,為統御四海,更以天下為公計,將前朝所遺舊法大加損益,不論制度、組織、系統、形式,皆承襲前朝之鎮戍軍而來。」
「……明代北方邊塞,有著名之九邊,沿海區域,有七鎮駐防,其設重兵防禦,亦並嚴密而持久。鎮戍軍的要義,即囤積大兵於邊防重鎮,用以兼顧四周所轄區域房屋,鎮戍軍的單位,即是以此種軍區首要駐所為一鎮,統帥成為鎮總兵官。軍權集中,地位尊崇。」
「一鎮中次要關隘要道,常置相當兵力,各由副總兵統領;再次要地區,分設參將,遊記,帶相應兵力,以為防守。如此上下面制周密,彼此應援靈活,最大功能,在於平時駐防,以逸待勞。再加諸鎮之間左右呼應,聯絡聲勢,實能使廣大邊防區域貫串一氣,九邊要塞,東西橫亘數千里,全在此種完密防守體系而得以防守。」
「清承明制加以變化,將鎮戍軍制推行於全國,將綠林編組,分配在全國各地永久駐紮,水陸設鎮,達七十處左右,成為全國定製隊伍。」
「綠林之分,一依明代鎮戍軍,以領兵主帥與所任防區為標準,一鎮之下劃分為鎮、協、營、汛四類。歸於總兵統轄、綠林最高將弁職務為提督,以下依次分別為總兵、副將、參將、游擊、都司、守備、千總、把總和最小的外委——只有這最後一職是我朝所獨有,其餘之數,全部仿效前朝舊制。」
「綠林武職官員依照全國定製地域之區劃,而名額不以,並以此做升、遷、調、補之轉移,是以綠林將弁並不會常駐一地,經常會因為升轉而流動。綠林兵士皆為土著,將皆流轉,所以將帥與士卒並不長久結合,也就永遠無法相親近,這樣一來,就使得兵、將之間缺少默契合作——臣以為,此實乃綠林的一大特色。」
在做過一番提綱挈領的介紹之後,曾國藩的筆鋒開始就綠林綠的積弊大作文章了:「……臣以為,就制度而言,缺失有三,其一曰餉薄不足以贍其身家。兵丁多營商販以活口,自不能專心於兵事;其二曰分訊太多,兵員分防汛地,以致兵力單弱而不能集中。不能集中,則缺乏訓練、監督。形同游散;其三曰出征迎敵,例由各省各標雜亂抽調,湊成一軍,以致兵與將不相屬,兵與兵不相習,意志不齊,難收指揮之效。」
「制度之外,平時的積習,缺失有四,其一是虛伍缺額。,將弁於兵士出缺,不加募補,乾沒其餉,或以雜役掛名支薪,以致軍伍不實;其二,油滑偷惰。綠林綠分於營汛,多應差事,養成衙門習氣,平時鑽營取巧,遇戰則趔趄退避;其三,頂替征操。綠林綠既多兼營小販,由滑巧為習,凡遇徵調,自然不舍故居,常轉雇乞丐,頂替應招;其四,虛應操練。綠林綠分佈汛地,往往久不操練,即使集中演習陣勢,多用花式空架,徒具外觀,不能臨陣實用。」
「綠林綠平日積習,於戰時暴露無遺,嘉慶間川楚教亂,綠林綠竟至廢弛毋庸,不足以靖暴*,安眾民,使戰事擴大綿延,達五年之久。均為當時人士抉發指摘,疵議者甚眾。臣敢為我皇上一一縷陳之。」
除前述七點弊端之外,行於出征戰陣之際,又有更為嚴重之三大弊端,其將帥士卒各顧自私,彼